今天就跟大家伙儿聊聊我捣鼓《妻子与母亲》这游戏安卓汉化那点事儿。这事儿说起来,也算是机缘巧合加上自己手痒。
一切的开端:为啥要折腾这个?
平时闲下来就喜欢琢磨点东西。最早瞅见《妻子与母亲》这游戏,还是在一些论坛上,看人讨论得挺热闹,说是剧情有点意思。当时好像只有PC版,而且啃生肉对我这种英语半吊子来说,实在有点费劲。后来也陆陆续续见过一些汉化,但总感觉要么是PC的,要么就是安卓版不咋地道,有些地方翻译得牛头不对马嘴的,玩起来特影响体验。
心里就琢磨着,要不自己动手试试?一来打发时间,二来也能按自己的理解整个舒服点的版本。当时正好手头一个项目刚忙完,有点空窗期,闲着也是闲着,不如找点事儿干。
实践过程:摸着石头过河
说干就干。我先是找了PC版的原始文件,这玩意儿还算好找。接下来就是头疼的部分了——提取文本。这游戏用的是啥引擎,我一开始也搞不清楚,就到处搜罗工具,看人家大佬们是怎么弄的。下载了一堆乱七八糟的软件,挨个试,有的能用,有的装上就报错,或者提取出来的文本是乱码,那叫一个折腾。
小编温馨提醒:本站只提供游戏介绍,下载游戏推荐89游戏,89游戏提供真人恋爱/绅士游戏/3A单机游戏大全,点我立即前往》》》绅士游戏下载专区
好不容易把文本给弄出来了,一看,嚯,密密麻麻全是英文。这时候就面临选择了,是直接上机翻,还是自己一句句啃?我试了下机翻,那效果简直惨不忍睹,很多对话的情感、语境都丢了,玩起来跟嚼蜡似的。毕竟这游戏名字就叫《妻子与母亲》,情感戏份肯定少不了,机翻肯定是不行的。
没办法,只能硬着头皮上了。我弄了个文本编辑器,开着翻译软件,一句一句地对着翻。遇到那种俚语或者一词多义的,就得反复琢磨,查资料,有时候为了一个词能纠结半天。那段时间,感觉自己英语词汇量都蹭蹭往上涨。翻译完了也不是就完事了,还得校对,看看有没有错别字,语句通不通顺,是不是符合人物的口气。这个过程极其枯燥,但也挺磨练耐心的。
文本搞定之后,就是怎么把它封装回安卓版。这又是一个技术活。我不是专业搞这个的,只能到处找教程,看视频。大概的流程就是:
- 找到PC游戏的资源包,特别是文本和脚本文件。
- 用特定的工具把这些文件解包,提取出需要翻译的文本内容。
- 然后就是漫长的翻译和校对过程,这步最花时间也最考验耐心。
- 翻译好的文本,再用工具替换掉原来的英文文本,重新封包。
- 一步,也是比较关键的一步,就是把PC版的内容适配并打包成安卓能运行的APK文件。这里面涉及到一些环境配置、依赖库啥的,我也搞不太明白,基本就是照着葫芦画瓢,哪个步骤出错了就返回去重来,或者换个工具试试。
反复测试是少不了的。有时候打包成功了,安装到手机上一运行就闪退;有时候能进游戏,但特定场景或者对话就会卡死。每次出问题,就得回头去检查是文本替换的格式不对,还是打包的参数有问题。那段时间,我手机里装了卸,卸了装,同一个游戏的不同测试版能有好几个。
意外的插曲与最终的成果
说起来,搞这个汉化的时候,家里人还挺不理解的。老婆看我天天对着电脑鼓捣这些“没用的”,还说我:“你这劲头用在工作上,早升职加薪了!” 我也就是嘿嘿一笑,跟她解释说这是兴趣,也是在学习新东西。那阵子工作上确实有点瓶颈期,感觉自己原地踏步,做这个也算是一种调剂,换换脑子。
就这么一点点磨,一点点试,大概花了好几个周末再加上平时晚上的时间,终于有一天,游戏在手机上完美运行了,自己翻译的那些文字也都正确显示了。那一刻,你还别说,真挺有成就感的。虽然比不上那些专业汉化组大佬们的作品,但毕竟是自己亲手弄出来的,玩起来感觉就是不一样。
后来我也没怎么大范围分享,就是在几个小圈子里跟相熟的朋友交流了下。对我来说,这个过程比结果更重要。通过这回实践,我对游戏汉化、资源提取、打包这些东西有了个初步的了解,也算是get了点新技能。
今天把这段经历写出来,也算是给自己留个记录。折腾归折腾,但乐在其中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