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伙儿晚上今天不聊技术,不侃人生大道理,就想跟各位掏心窝子聊聊咱们每天待最久的地方——办公室里头那些弯弯绕绕,我管它叫“办公室潜规则游戏”。这可不是我编的,是我自个儿一步一个坑踩出来的血泪经验。
初入江湖,我曾是个“愣头青”
想当年我刚毕业那会儿,揣着一股子傻气,真以为只要把领导交代的活儿干得漂漂亮亮,就能平步青云。那时候,我天天加班,报告写得比谁都详细,数据核对比谁都认真。结果?好事儿往往没我的份,遇上啥问题需要人顶包了,我倒成了优先人选。吃了好几次闷亏,我才开始琢磨,这办公室里头,水深着。
被“点醒”的瞬间与漫长的“修炼”
我记得特清楚一次,一个项目明明是我熬了好几个通宵啃下来的,方案也是我主导做的。开总结会,领导表扬的时候,轻描淡写提了句“团队的努力”,然后重点夸了那个平时最会跟领导“汇报思想”的同事。我当时心里那个憋屈,差点没当场撂挑子。
从那以后,我开始留心观察了。我不再一门心思只顾着干活,而是开始琢磨那些“混得好”的同事,他们是怎么说话的,怎么跟领导打交道的,怎么处理那些棘手的人和事。这一观察不要紧,还真让我看出了不少门道。
小编温馨提醒:本站只提供游戏介绍,下载游戏推荐89游戏,89游戏提供真人恋爱/绅士游戏/3A单机游戏大全,点我立即前往》》》绅士游戏下载专区
第一步,我学的是“听话”。 不是简单听领导说什么,而是要听懂“弦外之音”。比如领导说“这个方案,你们再讨论讨论”,潜台词可能就是“这个方案我不满意,但我不直接说,你们自己悟去”。你要是傻乎乎真以为就是“讨论讨论”,那估计离挨批不远了。
第二步,我开始琢磨“汇报的艺术”。 以前我汇报工作,恨不得把芝麻绿豆大的事儿都说一遍,显得我多努力。后来发现,领导日理万机,哪有空听你叨叨?我现在学精了,只挑重点的讲,讲结果,讲领导关心的进度。偶尔可以提一嘴过程中的困难,但重点是“我已经解决了”或者“我有解决方案了”。这叫这叫给领导省心。
我还发现,光会干活不行,还得让人知道你干了活,而且干得这也不是让你去抢功,而是要在合适的场合,用合适的方式,不经意地“秀”一下。比如,在周报里,除了写完成的任务,可以稍微提一下攻克了哪个难题,或者因为你的某个小建议,给团队带来了什么效率提升。
我总结的几条“游戏心得”
磕磕绊绊这么多年,我也算摸索出一些在办公室“趋利避害”的小招数,不敢说是啥高深理论,但确实帮我少踩了不少雷:
- 关于“闲聊”:我以前特烦办公室闲聊,觉得浪费时间。后来才明白,茶水间、午饭时的闲聊,是信息集散地。但聊什么有讲究,多听少说,不传是非,不议论领导和同事的私事。聊点天气、美食、热门剧,安全又显得合群。
- 关于“求助与帮助”:同事有困难,能帮就帮一把,攒人品。但帮之前也得掂量掂量,别把自己弄成“便利贴”,啥事都往你身上揽。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,或者明显是甩锅的,要学会委婉拒绝。
- 关于“站队”:这玩意儿最敏感。我刚开始特怕这个。我的原则是,尽量保持中立,不得罪任何一方。如果实在避免不了,也要看清楚形势,别稀里糊涂当了炮灰。大多数时候,做好自己的事,比啥都强。
- 关于“背锅”:谁都不想背锅。工作邮件、重要的聊天记录,该保存的得保存。不是说要算计谁,而是万一出了问题,能有个说清楚的依据,保护好自己。
- 关于“情绪管理”:办公室里总会遇到不顺心的事、不顺眼的人。以前我容易把情绪写在脸上,或者跟人抱怨。现在我学会了“自己消化”。真有火了,出去透口气,或者找个没人的地方吼两声都行,别把负能量带到工作氛围里。
如今的我,仍在“局中”
现在回过头看,当年那个愣头青真是傻得可爱。现在的我,不能说已经把这“办公室潜规则游戏”玩得多溜,但至少能看懂一些基本规则,知道哪些线不能踩,哪些话不能随便说。这不是说要变得多圆滑世故,多虚伪,而是学会了更好地保护自己,让工作环境更舒心一点,把更多精力放在真正能提升自己的事情上。
我这套“攻略”,都是用时间和教训换来的。说出来,也是希望能给刚入职场或者还在迷茫的朋友一点点启发。咱们打工,说到底是为了生活。别让这些办公室里的破事儿,坏了自己的心情和前程。大家共勉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