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朋友甩来个神奇玩意儿
昨儿蹲厕所刷朋友圈,刷到个老铁分享了个截图,标题特唬人:“医生私下都在用!手机摄像头扫一扫,心脏问题早知道”。我当时就乐了,心说这不扯吗?手机还能成听诊器了?可这哥们信誓旦旦,说三甲医院的张大夫推荐的,他自己也在用。得,手贱,戳进去下了。
安装包名字也挺唬人,叫“心脉听诊宝”。点开一看,界面倒是清爽,主页面就一个大圆圈按钮,写着“开始测量”。我琢磨着试试就试试呗,又不会掉块肉。
二、真搁手指头放摄像头上了
真按提示来:关了屋里的灯,手机平放桌面,乖乖把右手食指摁在摄像头和闪光灯那块儿。指头一压上去,闪光灯就亮了,红彤彤的光透过我的肉,界面开始倒计时60秒。我动都不敢动,姿势活像捧了个祖宗,大气不敢喘。
等得都快睡着了,终于“滴”一声响了。屏幕上蹦出个结果:“窦性心律,心率72次/分”,下面还画了个小波浪线,大概就是我的心跳图?看着挺像那么回事儿。我又试了几次,一会儿74,一会儿70,感觉还挺稳定?心里开始犯嘀咕了:难道真有谱?
小编温馨提醒:本站只提供游戏介绍,下载游戏推荐89游戏,89游戏提供真人恋爱/绅士游戏/3A单机游戏大全,点我立即前往》》》绅士游戏下载专区
三、犯嘀咕了,找真家伙比划比划
说干就干。正巧这两天单位有年度体检,包含了心电图检查。测心电图那天,我特意记了下自己的状态。躺在那儿,胸前、手腕脚腕都粘满了冰冰凉的电极片,听着机器嗡嗡响,结果几分钟就出来了。清清楚楚一张纸,波浪线跟蚂蚁爬似的,医生瞄了一眼,说:“正常,心跳76下。”
拿到报告,我赶紧掏出手机,跑到个角落照旧打开“心脉听诊宝”,手指摁上去。一分钟过去,结果出来了:心率73次/分。跟心电图结果相差不大嘛这下我有点懵了,好像…有点准头?
四、逮住医生问个明白
下午体检结束,我厚着脸皮溜达回心电图室。门口那位看起来挺严肃的医生刚好空着。我凑过去,先把心电图报告递过去,再把手机打开,调到刚测的那个结果页面,小心翼翼地问:“大夫,您帮忙瞅瞅,这APP测的心率,跟我这报告差不多靠谱不?”
医生拿过手机看了一眼,又看看心电图,表情有点微妙。他没直接说行不行,反而问我:“你最近觉得心脏不舒服?胸口闷?或者突然心慌?”我摇头:“没没,就是想看看这东西灵不灵。”医生这才说:“这种APP测的心率,
- 在静息状态下,跟标准设备比数字,误差可能不大,你这种碰巧接近的情况,有。
- 但它能记录的信息量,差得太远太远了。
- 它看不见心跳的电活动细节,分辨不了哪种心律不齐。
- 它只能当你休息没事时,粗略看看心跳大概多少下。
真要感觉不对劲,胸口疼,心慌得厉害,别指望它,立马来医院。明白不?它就是个玩具,别太当回事。” 说完,他眼神挺复杂地看了我手机一眼,大概觉得我有点天真?
五、折腾明白了,别被忽悠
这一圈折腾下来,算是亲身体会到是咋回事儿了。
这APP确实能给你个大概的数字,尤其是你安安静静坐着不动的时候。但也就这样了。你说它是个监测神器?拉倒。就是个电子玩具,图个新鲜。
医生推荐?可能张大夫就是随口提了一嘴“这玩意儿能看个大概心跳次数”,然后就被商家拿来吹成了“医生推荐神器”。真有问题,这玩意儿屁用没有,搞不好还耽误事儿。手指头一压就能知道心脏健不健康?做梦!真要有啥毛病,还得靠医院里那些大家伙。这玩意儿,顶多在你闲得发慌想看看自己一分钟跳几下的时候,满足一下好奇心。信它?信它不如信早睡早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