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几天刷到个帖子,说搜索引擎对隐私类内容管得特别严。我一拍大腿决定亲自试试水,看看到底严到什么程度。
第一步:准备测试素材
翻出以前爬虫练手时存的代码包,里面有几百万条抓来的用户信息。特地挑了最烫手的隐私数据:住址电话搭配身份证号那种组合。心想这种标题铁定踩红线——“XX小区业主全套联系方式+财产证明”。
第二步:上传云端测试
先在本地架了个临时服务器,用requests库批量生成测试链接。刚把标题往百度站长平台的后台一塞,页面突然卡住不动了。刷新后弹出血红提示框:
- “您提交的内容包含非法字段”
- “本次操作已记录安全日志”
- 底下还带着个刺眼的违规代码:KV-0781
小编温馨提醒:本站只提供游戏介绍,下载游戏推荐89游戏,89游戏提供真人恋爱/绅士游戏/3A单机游戏大全,点我立即前往》》》绅士游戏下载专区
第三步:更换伪装姿势
不死心!把关键词全换成拼音缩写,标题改得跟摩斯密码似的:”SZDZF+*”。结果更绝——这回连错误提示都没有,直接跳转到净网行动的公益广告页面,最骚的是广告图里大熊猫举着块牌子:“法律底线不可触碰”。
踩坑后明白的事儿
用虚拟机切了十几个IP反复折腾,发现三个致命规律:
- 只要带地址+电话组合,100%触发审核
- 即使用空格分隔关键词,AI照样能嗅出关联性
- 别说正式收录了,在沙盒测试阶段就直接熔断
看到服务器后台统计吓一跳:才测试了40多个变体标题,拦截警告邮件就塞满了整个收件箱。有封人工审核通知写得特直白:“继续提交将依法上报网警”。
这事给我整服气了。现在的检测系统比小区门口刷脸闸机还灵敏,那些想着钻空子的可以洗洗睡了——这压根不是概率问题,而是直接焊死的法律高压线。幸亏我用的是测试数据,要真发用户隐私,怕是要穿着银手镯写实践记录了。
免责声明:喜欢请购买正版授权并合法使用,此软件只适用于测试试用版本。来源于转载自各大媒体和网络。
此仅供爱好者测试及研究之用,版权归发行公司所有。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传播或用于任何商业用途,否则一切后果由该组织及个人承担!我方将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。
对使用本测试版本后产生的任何不良影响,我方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。
请自觉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。如果喜欢本游戏,请购买正版授权并合法使用。
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