想跟大家聊聊我是怎么去“洞悉”一个官网的。这活儿我经常干,不管是看同行,还是研究一些做得好的网站,都得这么一套流程下来,才能摸得七七八八。
第一步:先整体“扫描”一遍
我上来,绝对不是立马就扎进某个页面细看。我一般是先把这个官网从头到脚,快速地滚一遍。就像咱们看人,先打量个整体形象。主要是看看:
- 整体感觉:这网站是啥风格?严肃的?活泼的?科技感?还是文艺范儿?颜色搭配土不土?
- 加载速度:点开快不快?切页面卡不卡?这玩意儿直接影响心情。要是半天打不开,我可能就直接关了。
- 布局结构:首页大概分了几个区?导航栏都有些页脚一般都有啥信息?心里先有个谱。
小编温馨提醒:本站只提供游戏介绍,下载游戏推荐89游戏,89游戏提供真人恋爱/绅士游戏/3A单机游戏大全,点我立即前往》》》绅士游戏下载专区
这一步很快,目的就是建立个初步印象,别一上来就迷失在细节里。
第二步:重点“啃”导航和核心模块
整体感觉有了,我就开始重点看导航栏了。导航栏,那可是一个网站的骨架,告诉你这网站主要想让你看能提供啥服务。我会把导航栏的每一个一级菜单都点开看看,有时候二级三级菜单也会点进去瞅瞅。
然后就是找核心模块。啥是核心模块?
- 比如公司官网,那“关于我们”、“产品服务”、“新闻动态”、“联系我们”这些肯定是核心。
- 如果是电商网站,那“商品分类”、“促销活动”、“购物车”这些就是重点。
我会特别留意这些核心模块是怎么组织的,信息是怎么呈现的。比如“产品服务”,他们是怎么分类的?介绍详细不详细?有没有案例?图片质量怎么样?这些都得细看。
第三步:模仿用户“体验”一番
光看还不行,还得实际用用看。我会把自己当成一个普通用户,或者说,一个潜在客户,去体验一下主要的功能流程。
举个例子,如果这是个卖东西的网站:
- 我会尝试搜索一个产品。
- 看看筛选功能好不好用。
- 把东西加到购物车,走一遍下单流程(当然一般不会真付款)。
- 看看注册登录麻烦不麻烦。
如果是内容型网站,比如博客或者资讯站:
- 我会看看文章排版怎么样,读起来舒不舒服。
- 评论功能好不好使。
- 内容更新频率怎么样。
通过这种实际操作,能发现很多表面上看不出来的问题,或者一些做得特别好的地方。
第四步:扒拉“边角料”信息
主要部分看得差不多了,我就开始找一些“边角料”。这些地方往往藏着一些有用的信息,或者能反映出网站维护的细致程度。
- 页脚:通常会有版权信息、备案号、联系方式、友情链接(虽然现在少了)、隐私政策、服务条款等等。我会看看这些信息全不全,新不新。
- “网站地图”:有些网站有这个,能帮你快速了解整个网站的结构。
- 搜索框:试试搜索功能,看看搜索结果准不准确,体验好不
- 404页面:故意输个错的网址,看看他们的404页面是怎么设计的,有没有引导用户返回。
- 新闻动态/博客更新日期:能看出这个网站是不是还有人维护,是不是“活”的。
第五步:琢磨“背后逻辑”
把这些表面功夫都做完了,我就会静下来想一想,这个官网背后的逻辑是啥?
- 它想达到什么目的?是品牌宣传?是产品销售?还是用户拉新?
- 它的目标用户是谁?是针对专业人士?还是普通大众?
- 它的内容组织方式,是不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它的目的和目标用户?
- 它有没有什么特别的亮点,或者说,它跟别的同类网站比,有啥不一样的地方?
这一步是最难的,也是最有价值的。需要结合前面收集到的所有信息,进行分析和思考。有时候我还会拿几个同类型的网站放一起对比着看,这样思路能更清晰点。
基本上,走完这五步,一个官网在我眼里就没啥秘密可言了,它的优点、缺点、想干我心里都能有个大概的判断。这套方法不一定适合所有人,但对我来说还是挺管用的,分享给大家,希望能有点启发。